对白剪辑,不可忽略的4个关键点

2022-10-10 13:37:46   作者:金惠视野 52

对白是指影片中由人物说出来的语言。一部影片中存在大量的对白,对白是电影艺术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所以除动作剪辑外,学会剪辑对白(对话)也是剪辑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在我们剪辑人物对白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点,这样剪出的人物对白才会更加流畅。



1
镜头的切换点


很多初学者在处理对话场景时,会简单的通过谁说话,就用谁的镜头这种方式来进行这种 一问一答的剪辑,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人物在讲话的过程中,另一方一般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镜头可以传达情绪,可以将另一方的喜怒哀乐传达给观众,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应该在对方有反应时去切换镜头。绝对不要为了一句台词就剪辑切换人物,而是要为了对方的反应去切换人物的镜头

图源:《无间道》


2
景别的切换


在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不同景别能够传达出不同的内容。

全景:能展现两个人物的关系, 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用在人物对话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或者最后一个镜头。 同时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置放点,就是当对话的话题出现了变化时,可以用全景作为两段 没有关联话题之间的过渡。


中景:一般用在表达重要内容之前,作为铺垫的语言段落处。


近景:相对于前两种景别, 近景最能展现人物脸上的神情,在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或者反应,大多 数都会使用近景这个景别。一般来说人物提出疑问的话语时,也会上相应人物的近景。

图源:《中国合伙人》

所以大家在切换景别时,需要按照人物说话的内容去适当的切换。


3
剪辑不同情绪的对话


1.在剪辑紧张对话时,我们需要缩短对话之间的间隙,去制造紧张的氛围与真实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物很紧张或者情绪很激烈时,语速会很快,话语之间的间隔会很短。

图源:《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

2. 在剪辑抒情对话时,我们需要将对话之间的间隙拉开,无论是第一人称说话,还是倾听者,都要给予情感上的停顿,比如当有人说到情感的关键点时,不要下一句话接的非常紧, 应该给予这段情感点的话留出空白的停顿。这样的间隙也能给予观众接收理解情绪的时间。

图源:《大鱼》

4
人物对话时话语的选取


很多时候原素材里的拍摄话语会很多,大多数剪辑师在做内容的取舍时会出现迷茫的问题, 不知道该选择哪些话语。 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原素材基础上最终剪辑成短短的一段对话呢? 对于内容取舍上,没有确定的要求,我们需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要先抓重点,再抓情 感。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原素材是这样的:

人物1:这几天我的睡眠不太好,半夜总是做梦,醒来很多次,严重影响我白天的精力和心情,你知道有什么解决睡眠不好的方法吗?

人物2:我以前也有一段时间会这样,后来我尝试过一些方法,比如:你可以买一个睡眠 好的枕头,或者睡觉前听一些轻音乐这些方法,这样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这是一组对话的原素材,但最终的成品可能就是两句话,通过不同的选取方式,我们能得 到不同的信息:

第一种:
人物1:你知道有什么解决睡眠不好的方法吗?
人物 2:你可以买一个睡眠好的枕头,或者睡觉前听一些轻音乐这些方法。

第二种:
人物1:这几天我的睡眠不太好,半夜总是做梦,醒来很多次。
人物2:你可以买一个睡眠好的枕头,或者睡觉前听一些轻音乐这些方法。

第一种其实就是常规取舍,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这种方式是体现不出来任何情感和情 绪的,所以相对来说剪辑会比较"水"。初级剪辑师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

第二种就是人物1出现了困惑,人物2主动关心,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样更加能体现 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两种取舍的内容,表达的内在情感完全不同,你要做的最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最好既有第 一种抓重点的客观思维,同时还要有第二种主观的情绪带入。 那这些方法都需要大家在大量的剪辑过程中不断培养这些思维。

返回上一页:会展资讯 > 用户投稿 >

相关推荐
您可能喜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