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这样干

2023-04-03 16:00:31   来源:会展界 464
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部署,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推进示范城市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纲要》《规划》,从供给、需求“两侧着手”,强化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三方联动”

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部署,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推进示范城市建设为主线,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纲要》《规划》,从供给、需求“两侧着手”,强化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三方联动”,推动技术、产业、金融、保护“四层发力”,高标准实施“六项重点任务”,高质量打造“八大示范工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水平,为我市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一、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建立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统筹指导  

建立省市、市区联合,强市强区共建机制,发挥市区(县)两级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作用,落实《西安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2023年度西安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推进计划》。结合辖区发展实际,汇聚部门工作合力,对标对表建设任务,牵头制定配套方案和保障措施,统筹推进辖区创新发展。  

(二)完善制度体系  

推动组织机构优化、制定议事规则、出台督导考评办法,推动区县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编制《西安市知识产权计划项目工作指引》《西安市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西安市知识产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围绕国家和陕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建设,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  

(三)打造示范样板  

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县(园区)建设,建出成效、建出亮点、建出经验。打造高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示范园区和产业、技术、人才及资本融合产业创新策源地。打造碑林区、雁塔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保护和服务样板区。按照国家和省局工作部署,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县复核验收,新增2-3家试点示范区县。‍  

二、持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积极发挥知识产权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桥梁作用,强化高价值专利创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重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四)培育高价值专利  

围绕我市19条重点产业链,依托秦创原平台专项计划,加强产业关键核心专利技术创造和储备。鼓励高校院所围绕前沿科技领域,强化高价值专利创造与布局。组织高校申报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做好中国专利奖和省市高价值专利大赛的组织推荐工作。2023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突破60件,各区县、开发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达到18%以上。  

(五)培育知名商标品牌  

加强商标品牌指导站培育,发挥指导站服务、联络、宣传、辅导作用,支持指导站面向企业、产业、基层,提供便利化、高质量的商标品牌指导和服务,挖掘和培育商标品牌,提升商标品牌价值、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六)培育优质地理标志  

围绕涉农区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结合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重点支持涉农区县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拓展“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地理标志运营模式,促进地理标志与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关联产业融合。积极参与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改革试点工作,指导和推进企业合规使用专用标志。  

(七)参展中国商标品牌节  

积极组织我市驰名商标企业、品牌企业、老字号、地理标志等企业参加6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商标品牌节,各区县、开发区要广泛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扩大西安商标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企业品牌发展。‍  

三、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产业的协同运用,提升重点优势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八)深度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  

培育秦创原产业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重点支持具有产业优势、研发优势、技术优势的园区和科技小镇等,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高质量发展高地。依托平台,以区县为主、市区互动,持续开展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对接活动,引导专利技术向我市中小企业转移转化,新增专利开放许可100件。积极参与组织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开展高质量项目资本和服务对接,促进产业化发展。  

(九)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提升发展,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0家。推进国家和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开展专利导航指南推广活动,服务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试点工作,做好专利产品备案,打造一批高价值、高质量“双高”产品。  

(十)强化金融服务供给  

支持西安高新区等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价值评估工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流转。实施科创企业上市护航行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水平,助力科创企业上市发展。加强金融资本与企业对接,依托“无形资产质押贷”等金融信贷,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力争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同登记总量达到450项。‍  

四、持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坚持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相结合,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创新环境,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试点工作,扎实开展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  

(十一)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  

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铁拳”等专项行动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加强电商、展会、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重要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查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侵权假冒行为。积极参与“蓝天”专项行动,严厉查处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囤积和抢注行为。年度行政执法案件周期内结案率达到95%以上,案件公示率100%,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90%以上。  

(十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  

加强与司法、公安以及社会组织合作,推进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合执法。发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作用,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向基层一线延伸。设立西安市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庭。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探索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裁决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联合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  

(十三)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  

发挥“中国(陕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一带一路’涉外维权西安分中心”的作用,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机制。探索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跨境保护协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十四)加强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建设  

制定《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实施方案》,围绕民生领域群众重点关切,建立重点市场关注名录,以商贸聚集区和专业化市场等为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15个,督导市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实现商户入场经营中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管理。  

(十五)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  

推进知识产权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重复侵权、故意侵权企业名录社会公布制度,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信用建设服务平台,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信用监管,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以及恶意诉讼等行为处罚和信用监管。‍  

五、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良性互动,有效回应创新主体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十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争取技术和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布局建设,完善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市场化公共服务模式,强化供需对接和运营转化服务,依托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打造品牌服务。  

(十七)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建立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联动机制,拓展公共服务功能,争取扩充预审服务领域,新增专利预审备案主体不少于100家,知识产权纠纷判定咨询意见书出具量增幅超过10%。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公益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和“集中托管”服务,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区县完成10家以上、其他区县完成5家以上企业需求征集。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年度服务企业超过300家。  

(十八)扩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态  

实施知识产权品牌机构培育项目,培育专利代理品牌服务机构和专利技术服务中心,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评价机制,引导知识产权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专利代理、运营服务量质提升。加强西安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建设,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试验区提升发展。‍  

六、加快筑牢知识产权发展基础  

建设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汇聚知识产权人才、文化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让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社会,促进知识产权事业行稳致远。  

(十九)加强人才培育  

鼓励和支持高校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高校新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和学科。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西安市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专题培训,提升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培育基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开设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大讲堂。加强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建设,支持设立知识产权研究院等社会组织,鼓励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和软科学研究。  

(二十)推进文化建设  

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中国国际商标节等重要节点,结合“知识产权走基层,服务经济万里行”,“线上+线下”集中举办各类公益宣传活动,传播促进“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提升全民知识产权意识。  

(二十一)深化交流合作  

加强国内城市间知识产权交流合作,重点与其他示范城市交流互鉴,分享发展经验,促进共同发展。推进知识产权深度融入西安“双中心”建设,发挥秦创原“一总两带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区域间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创新联动、资源共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论坛。参与组织第30届杨凌农高会国家知识产权展团展览工作。

返回上一页:会展资讯 > 会展动态 >

您可能喜欢(广告)